关于我们

质量为本、客户为根、勇于拼搏、务实创新

< 返回新闻公共列表

避免采集爬虫导致网站服务器崩溃

发布时间:2025/9/29 14:01:42
香港云服务器

避免采集爬虫拖垮网站服务器需要一个多层次、纵深防御的策略,而不是单一的解决方案。下面我将从 “君子协定” 到 “技术硬核对抗” 的多个层面,详细讲解如何进行防护。

重点:不是完全禁止爬虫,而是识别、分流、限制和管理它们,确保它们在不影响正常用户访问和服务器稳定的前提下,有控制地获取数据。

第一层:君子协定与初步识别

这一层主要针对遵守规则的 “友好” 爬虫,如搜索引擎爬虫(Googlebot, Baiduspider)。

1. robots.txt 文件

这是最基本、最广泛使用的方法。在网站根目录下放置 robots.txt 文件,告诉爬虫哪些目录可以爬取,哪些不可以,并可以建议爬虫的抓取频率。

示例 robots.txt:

User-agent: 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 对所有爬虫生效
Disallow: /admin/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 禁止抓取/admin/目录下的所有内容
Disallow: /private/           # 禁止抓取/private/目录
Disallow: /search?*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 禁止抓取搜索结果页
User-agent: BadSpider         # 对名为BadSpider的爬虫生效
Disallow: /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 禁止该爬虫抓取任何内容
Crawl-delay: 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 建议所有爬虫每次抓取间隔10秒

优点:简单,是行业标准,能有效管理 “君子” 爬虫。

缺点:“防君子不防小人”,恶意爬虫会完全忽略这个文件。

2. 通过 User-Agent 识别

检查请求头(Request Headers)中的 User-Agent 字段。

识别友好爬虫:如 Googlebot、Baiduspider,可以为它们设置较为宽松的策略。

识别伪装的爬虫:很多爬虫会伪装成浏览器,但有些劣质爬虫的 User-Agent 会是空的,或者是常见的爬虫库名称(如 python-requests, Scrapy)。你可以直接拒绝或限制这类请求。

第二层:核心策略 - 限速与节流

这是防止服务器被高并发请求冲垮的最核心、最有效的方法。它限制了单个 IP 地址在单位时间内的请求次数。

1. 在 Web 服务器 / 反向代理层限速(推荐)

使用 Nginx、Apache 或 API Gateway 等工具进行限速,效率最高,因为它在请求到达你的应用程序之前就进行了拦截。

Nginx 示例:

在 nginx.conf 的 http 块中配置:

# 定义一个限速区域,名为one,大小为10m,速率为每秒1个请求 (1r/s)
# burst=5 表示允许突发5个请求,超过速率的请求会进入这个队列
limit_req_zone $binary_remote_addr zone=one:10m rate=1r/s;
server {
    location / {
        limit_req zone=one burst=5 nodelay; # 在具体路径应用限速规则
        # nodelay 表示突发请求会立即处理,而不是延迟处理
        # 如果不加 nodelay,突发请求会被平滑处理,对服务器更友好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# ... 其他配置
    }
}

binary_remote_addr:比remote_addr更节省内存,用于记录客户端 IP。

rate=1r/s:每秒 1 个请求。可以设置为 30r/m(每分钟 30 个请求)。

burst=5:流量 “桶” 的大小,允许瞬间超过速率的请求数。超过 rate + burst 的请求会被直接拒绝(返回 503 Service Unavailable)。

2. 在应用层限速

如果你的架构更复杂,或者需要根据用户、API Key 等更精细的维度来限速,可以在应用代码中实现。

Python (Flask/Django): 可以使用 Flask-Limiter、django-ratelimit 等库。

Node.js (Express): 可以使用 express-rate-limit 中间件。

第三层:增加爬虫的采集成本

这一层的目标是让自动化脚本难以或无法正确解析页面,从而劝退大部分技术能力不足的爬虫。

1. 验证码

当系统检测到某个 IP 访问频率异常时,可以弹出验证码。

优点:对自动化脚本是巨大挑战。

缺点:影响正常用户体验,尤其是高频操作的正常用户。适用于登录、注册等关键路径,或在触发风控规则后使用。

2. JavaScript 动态渲染

很多简单爬虫(如基于 requests 或 curl)不会执行 JavaScript。你可以将核心内容通过 AJAX 异步加载。

原理:页面初始 HTML 是一个空壳,核心数据通过 JS 发起另一个 API 请求来获取并渲染。

优点:能有效过滤掉大量低级爬虫。

缺点:

高级爬虫可以模拟浏览器行为,执行 JS,这种方法对它们无效。

对 SEO 不友好,需要做特殊处理(如服务器端渲染 SSR)才能让搜索引擎抓取到内容。

3. 动态令牌 / 签名

在发起获取核心数据的 API 请求时,要求客户端携带一个动态生成的、有时效性的令牌或签名。这个令牌的生成算法隐藏在复杂的、经过混淆的 JavaScript 代码中。

优点:极大地提高了爬虫逆向工程的成本,非常有效。

缺点:开发和维护成本高。

第四层:架构与性能优化

让你的网站本身更 “抗揍”,即使面对大量请求也能保持稳定。

1. 缓存

对于不经常变化的数据,大量使用缓存。

CDN 缓存:将静态资源(JS, CSS, 图片)和不常变的页面内容缓存在 CDN 边缘节点。大部分请求由 CDN 直接响应,不会到达你的源服务器。

服务端缓存:使用 Redis 或 Memcached 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、API 响应等。即使是爬虫请求,如果命中缓存,也只是消耗一些内存和网络带宽,不会冲击数据库。

2. 数据库优化

确保对高频查询的字段建立了索引。

使用读写分离、数据库连接池等技术,避免数据库连接被耗尽。

3. 异步处理

对于非核心的、耗时的操作(如记录日志、发送通知),将其放入消息队列(如 RabbitMQ, Kafka)中异步处理,避免阻塞主请求流程。

第五层:主动防御与监控

主动发现并应对恶意爬虫。

1. 使用 WAF

WAF 可以提供专业的爬虫和机器人管理功能。

知名服务:Cloudflare, Akamai, Imperva 等。

功能:它们拥有巨大的 IP 黑名单库(数据中心、代理 IP),能通过机器学习分析请求行为(如请求间隔、鼠标移动轨迹、浏览器指纹等)来识别人类和机器人,并自动拦截恶意流量。Cloudflare 的 "Bot Management" 和 "Super Bot Fight Mode" 就是为此设计的。

2. 监控与告警

你必须知道服务器正在发生什么。

监控指标:

单位时间请求数 (QPS/RPM):整体以及单个 IP 的请求数。

服务器资源:CPU 使用率、内存占用、磁盘 I/O、网络带宽。

HTTP 状态码:4xx 和 5xx 错误码的比例突然升高,可能意味着正在遭受攻击或限流生效。

工具:Prometheus + Grafana, ELK Stack (Elasticsearch, Logstash, Kibana), Zabbix 等。

设置告警:当某个 IP 的请求速率超过阈值,或服务器 CPU 持续高于 90% 时,自动发送告警通知。

3. 封禁 IP

Fail2Ban 是一个经典的工具,它可以扫描日志文件(如 Nginx access log),并根据预设规则自动使用防火墙(如 iptables)封禁恶意 IP。

规则示例:如果在 1 分钟内,同一个 IP 产生了超过 100 次请求或 10 次 404 错误,就自动封禁该 IP 1 小时。

总结:一套组合拳

一个稳健的防爬虫策略通常是以下措施的组合:

基础 (必做):

robots.txt:表明你的规则。

Nginx / 网关层限速:保护你的应用和服务器不被直接打垮,这是生命线。

缓存:大幅降低服务器负载。

监控与告警:让你能及时发现问题。

进阶 (推荐):

使用 WAF/CDN 服务:如 Cloudflare,能以较低成本获得强大的机器人识别与防护能力。

User-Agent 识别:对可疑 UA 进行拦截或限速。

Fail2Ban:自动化封禁恶意 IP。

高级 (根据业务需求):

内容动态加载:增加初级爬虫的采集难度。

动态令牌 / API 签名:对核心数据接口进行高强度保护。

验证码:作为触发风控后的最后一道防线。

通过这套组合拳,你可以有效地将爬虫流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,既保证了网站服务器的稳定,也兼顾了友好爬虫的数据获取需求。

以下是关于采集爬虫导致网站服务器崩溃的相关问答:

问:如何判断网站卡顿是爬虫造成的还是真实用户访问量过大?

答:主要通过分析服务器日志和监控工具。查看访问日志中单个IP的请求频率和访问路径。如果某个IP在极短时间内请求了成千上万个页面,且访问路径有规律(如顺序翻页),基本可以判定是爬虫。真实用户访问的IP分布较散,且行为模式更多样(有停留时间、跳转)。监控工具可以显示IP来源分布,帮助识别。

问:我应该完全屏蔽所有爬虫吗?

答:绝对不应该。搜索引擎爬虫(如Googlebot、Busp)是你的朋友,屏蔽它们意味着你的网站在搜索结果中消失,从而失去大量自然流量。正确的做法是管理,而非完全屏蔽。通过 robots.txt 和爬虫频率协商,引导好的爬虫;只拦截那些恶意的、不守规则的爬虫。

问:Rate Limiting(速率限制)设置多少才合适?

答:这没有固定值,需要根据你的网站业务类型和服务器性能进行测试。一个保守的起点可以是:对于动态页面(如搜索、API),每IP每秒1-5次请求;对于静态页面,可以稍高,如10-20次。关键在于观察设置后对正常用户的影响以及服务器负载的变化,持续调整优化。

问:使用Cloudflare的“Under Attack”模式会影响SEO吗?

答:通常不会。该模式会通过JS挑战来验证访问者是否为真人,而主流搜索引擎爬虫(如Googlebot)能够正确处理这种挑战并正常抓取。但过于严格的挑战频率可能会偶尔误伤爬虫,建议在攻击高峰期使用,平时可切换至标准安全模式。